2025年7月13日,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律师协会、武汉市律师协会、武汉工程大学主办的“数智共生·创见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治理与产业创新交流会在武汉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得到学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200余名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治理与产业创新”主题,就AI技术浪潮下的知识产权(专利与商业秘密)前沿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在圆桌交流环节,肖冬梅教授指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工作引发的争议,有待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时予以回应。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知识产权团队深度参与《湖南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办法》的调研和起草工作,发现当前存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对象不一、各试点地区审查标准差异明显、登记的法律效力不明等问题。其后,她谈及课题组每周组会聚焦“标准必要专利全球许可费率”等话题进行专题研讨,提出深刻影响产业竞争格局的标准必要专利问题,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她对曹新明教授提出的“司法提前认定专利瑕疵”给予了高度认同,认为这正体现了学者、司法、行政、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肖冬梅教授最后指出,AI时代知识产权规则需要“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维视角,即便存在观点分歧,但通过头脑风暴也可能在碰撞中形成更理想的可选方案。
在主旨发言环节,肖冬梅教授围绕“低空产业发展与专利布局”主题展开发言,她首先介绍了低空经济发展概况,其中全球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8世纪末热气球观光活动的开端,随后各国在无人机应用、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不断推进,如1980年日本将遥控直升机用于农业作业,2016年美国推进UTM建设、欧盟提出U-Space概念等;中国低空经济则在2024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同步出台相关政策,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且预计2030年将达2万亿元,行业呈现企业数量多但头部企业少、技术创新集中的特点,投融资活动活跃且eVTOL领域成为热点,同时形成了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布局。接着,她阐述了低空领域关键技术,指出其呈现智能化、多元化、生态化趋势,涵盖低空智联网技术体系(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以及多领域交叉的多项关键技术。在专利导航与产业发展方面,她强调了专利的重要性,提到全球低空经济产业专利申请中中国以约14.2万件位居第一,但专利质量有待提升,还分析了各国及中国主要城市、企业的专利分布情况,以及专利导航在产业决策和企业运营各环节的作用。最后,关于专利布局的挑战与对策,她指出面临美国等国技术出口管制、核心技术受制于外国、海外布局不足等问题,认为当前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快速增长但专利布局“大而不强”,需通过专利导航提升专利质量与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