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我们
《湘江青年法学》是在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的支持下,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法科研究生编辑并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集刊。目前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北大法宝》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湘江青年法学》尊重学术独立与理性批判,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取向,旨在为青年法律人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彰显当代青年学子求索真知、心怀天下的风貌。自创刊以来,《湘江青年法学》已公开出版九卷,现启动第十卷第二辑的编撰工作,诚盼海内外青年硕学不吝赐稿!本刊坚持每稿必复,稿件一经录用,将付当卷两本样刊致谢。
二、征稿内容
本刊常设“专题研讨”“前沿关注”“思想源流”“实证研究”及“域外法治”五个栏目,欢迎作者赐稿。
专题研讨旨在迸发思想碰撞的火花、搭建学术争鸣的平台,对时事热点、疑难争议等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研讨。本期刊物不限定具体主题,共邀广大青年学者、实务工作人员围绕法学各部门法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交流,致力于凝聚学术共识,传承法学传统,为法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前沿关注旨在对法学各部门法的前沿问题进行探讨。
思想源流结合本刊鼓励青年学子勇于发声、敢为人先的刊物定位。旨在以评论的方式展现思想魅力、以思想的对话实现突破与创新,对法学思想、制度体系、法律条文的进行体系化阐述。
实证研究着眼于法律实践、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对有学术价值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对调研报告进行总结与升华。
域外法治关注于域外法学研究进展与成果。旨在翻译域外各法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与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形成良性的交流与对话。
三、投稿方式
本刊投稿地址:
http://www.xjqn.cbpt.cnki.net
本刊从不以任何形式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所有来稿原件不退回,请自留底稿。稿件将在初审一个月左右内作出退稿、退修或者送外审的决定。若三个月内未接到采用通知,作者可另行处理。如有疑问,可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xjqnfxbjb@163.com。
四、稿件要求
《湘江青年法学》采用双向匿名复审制度,以质量采稿。上传文件格式需为word文档,篇幅在8000至20000字为宜。要求符合相应形式规范,有关格式请详见下文“《湘江青年法学》注释体例”。来稿请注明投稿栏目。译稿需同时附原文稿及作者或出版者的翻译书面(包括e-mail)授权许可。
五、特别说明
《湘江青年法学》编辑委员会拥有对在《湘江青年法学》上已发表作品的版权。作者应保证对其作品具有著作权并不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的著作权及其他在先权利,译者应保证该译本未侵犯原作者或出版者任何可能的权利,并在可能的损害产生时自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编辑委员会或其任何成员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为扩大《湘江青年法学》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除非作者在来稿时声明保留,否则视为同意《湘江青年法学》拥有以非专有方式向第三人授予已发表作品电子出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数字化汇编、复制权和向文摘类刊物推荐转载已发表作品的权利。《湘江青年法学》对于拟采用稿件有权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前提下进行技术性修改或处理。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
诚盼海内外青年硕学赐稿!
附:《湘江青年法学》注释体例
一、来稿请附中文标题和摘要(250-350字)、关键词(3—5个)及作者个人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单位、职务或职称、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二、文章标题序号采用“一”,“(一)”,“1”,“(1)”格式;
三、全文注释采用脚注格式,需做到有引必注,编号连排(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样式为1 2 3等;
四、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均需完整引用文献;
五、注释参照《法学引注手册》。